关闭 广告

 
手机应用

  扫描官方二维码 精彩资讯一览无余

微信公众号
   
WAP端地址
会员中心 注册 登陆
  • 1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中华中医药协会
    • 日期: 2018-01-12
    • 阅读次数: 6620
    中医整脊学科的创立及其发展概况

    本文介绍中医整脊学科的创立过程及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成立的历史社会背景、国际背景和学术背景,以及学会成立后对学科的促进工作情况。

    一、历史和社会背景

    1、历史背景:中国传统医学对脊柱劳损病的认识有二千多年历史,我国著名中医骨科专家、全国中医骨伤名师韦以宗教授,在其研究《中国骨科技术史》(1983年出版)基础上,本世纪初,开展对中医整脊技术史研究,整理、发掘、总结自春秋战国以来,祖国医学对脊柱伤病的认识及诊疗经验,发掘历代正骨、针灸、推拿、内外用药及练功经验,特别发现自公元七世纪,我国医学对颈椎采取旋转正骨、颈椎布兜牵引、悬吊牵引及各种颈腰正骨手法,理清了历代诊疗脊柱伤病的历史源流。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发扬,且挽回我国脊柱手法的历史地位,产生国际影响,此研究荣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

    上世纪70年代,空军总院冯天有医师在学习北京老中医罗有名旋转正骨法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推广中医正骨疗法,名“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在国内外影响甚广。

    自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ter和Barr合写的“累及椎管的椎间盘破裂”一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将19名腰背痛病人归因于髓核疝并经手术证实和命名“椎间盘破裂”以后,被人誉为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时代(dynasty of the disc)”,半个多世纪以来,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成为“金科玉律”般的病因病理学说。随之而起的手术切除疗法风靡全球。在国外已有专家认识到椎间盘手术缺点,据2001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报导,其成功率分别是45%和54%,其中有35%需再次手术。

    但现实告诉我们的是椎间盘手术后,由于椎间盘摘除或者消融,椎间隙变窄,椎体塌陷;另一方面,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结构力学紊乱,如腰椎侧弯,椎曲变直未能纠正,继发多个椎间盘突出、退变;手术创伤及出血引起的椎管内瘢痕组织增生及粘连;手术破坏了脊柱的稳定性,引起脊柱滑移;手术破坏了脊柱的生物力学,从而继发创伤性骨、纤维结构增生;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后,后方软组织突入椎管并与硬膜粘连;脊柱融合术后引起的椎板增厚;手术不慎,椎管内遗留碎骨块。这一系列手术并发症、后遗症已经不断出现在报刊报导及学术期刊的论文中。

    毋容置疑,椎间盘学说为很多伤病员解除了痛苦,但其导致诸多并发症、后遗症的最严重缺失,正如美国骨科医师学会会长Jamcs.H.Beaty指出:“切除椎间盘是为了缓解坐骨神经痛,但却不能恢复腰椎的正常力学问题。”而传统的中医正骨、推拿也可治愈不少颈腰痛,但由于未能恢复正常颈腰曲而复发率高,特别对于椎曲消失侧弯者治疗困难,而致高手术率,晚年椎管狭窄高发病率。这些问题有待研究发展。

    2、社会背景:当前,脊柱劳损病一方面是高发病率,另一方面由于都是局部对症治疗,因此,是高复发率。据资料报导,颈腰痛的人群之罹患率现在已高达30%,在中老年人中罹患率高达70%,就个体来讲我国人群腰背痛在一生流行率是70%,其年发生率是7.4%,近期,《健康报》报导我国目前有5千万颈椎病患者,而且,正波及青少年。据武汉市调查8所小学,9所初中4681名学生,有颈椎问题学生占70.5%,其中有18.8%学生颈椎发生颈曲度异常(《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8月27日6版);而青少年脊柱侧凸症患病率占千分之七。据北京市调查,老年人患颈腰病居老年病第二位占43.02%(《首都医药》2007.5),而且,中老年人颈椎病导致颈椎管狭窄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瘫痪已十分常见。因此,如何提高脊柱劳损病的防治,给伤病员提供专科的诊疗医师,已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二、国际背景

    美国脊骨神经医学(Chiropractic)(创立于1895年,发明人D.D.Palmar)是以手法矫正脊椎关节为主的技术,是以脊柱保健、防治脊柱相关疾病为主。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脊骨神经医学基础培训和安全性指南》一书,确定Chiropractic中文翻译为“脊骨神经医学”,在美国脊骨神经矫正师从业人员7万多人(属于专科毕业生(注:DC,doctor of Chiropractic, 脊骨矫正师,属于专科学历,无医生处方权),但其中少部分人员可能具有双学历),美国全国17所脊骨神经医学院校,现在已建立“世界脊骨神经医学会”,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推广到40多个国家。

    但是,在我国未开设整脊学研究之前,由于没有脊柱方面的专科,国际上曾误认为只有美国的Chiropractic,应用手法防治脊柱病。1998年3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手法治疗脊柱病”的国际大会上,我国香港中医学者上台发言介绍中医的脊柱手法,被美国Chiropractic的主持人赶下讲台,说中国没有脊柱手法。2000年3月德克萨斯州一个英文报纸发表文章,说中国的中医在美国从事脊柱手法治疗是侵犯美国Chiropractic的知识产权,并扬言要上诉法院,后随着《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和美国的华文报《中国医药导报》连续发表“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有关学者将此文翻成英文和我国宋代(公元1150年)的整脊图转达给相关的英文报刊,才逐渐平息一场国际纠纷。挽回我国脊柱矫正手法的历史地位。

    三、学术背景

    中医整脊学科的创立是本世纪初,韦以宗教授在研究继承中医对脊柱伤病诊疗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医的原创思维理论,运用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用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用动态思考代替静态思考,从研究脊柱功能解剖作切入点,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脊柱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于2003年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发表“脊柱机能解剖学研究”,首先提出“中医整脊学”的学科名词,并首创“理筋、调曲、练功”三大原则疗法,同时通过一系列科学实验创立了著名的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同时,运用整体方法论整合中医传统的脊柱疗法,如此,作为医学一门专科所具备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基本形成。他所研究的脊柱运动力学理论分别是。

    1、用有机论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的圆运动规律”。

    中国传统有机论思维的宇宙运动观,基本规律是“圆”的规律。在人体运动中表现为动静、升降,围绕轴心运动的。

    用中文“维系”含义的四维(四象)观察脊柱形态结构,从脊柱侧面观: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是围绕中轴线的四维组合;从冠状面则有颅椎枢纽、颈胸枢纽、胸腰枢纽和腰骶枢纽的四个枢纽关节,围绕轴心线相互调节。在运动力学的动力来看,颈椎前缘左右各一组的前中后斜角肌,后面左右各一组的肩胛提肌和斜方肌组成颈四维动力。在腰椎,前面左右各一的腰大肌,背后是竖脊肌,组成腰椎四维动力,均维系着轴心产生伸缩、前屈、后仰、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八大活动度。

    通过X线照片动态观察和动物实验证明脊柱运动是八个活动度,即纵轴伸缩、矢状面的屈伸、冠状面的侧屈、横轴面的旋转。脊柱的运动是围绕轴心的圆平衡,从资质研究解释了关系。

    2、用系统思维研究脊柱机能解剖学,创立“椎曲论”。

    从达尔文进化论或系统论的同构类比法,人类的脊柱与四足脊椎动物的脊柱有共同之处,也即人类从胚胎到新生儿至坐立行走之前,脊柱的大体形态结构与四足脊椎动物同是颈椎、胸椎和腰椎、骶椎在一个弯曲上。人类在坐立和站立行走后的发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腰曲和颈曲。通过动物实验和解剖学研究,论证了腰大肌是形成腰曲的主要肌力。

    颈腰椎曲的形成是从出生后6—7个月开始坐,到1岁站立行走出现,至25岁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因此,椎曲决定了椎管大小、神经根孔的大小、方位以及颈椎椎动脉的走向。椎曲一旦发生变异,是因椎体及关节突关节产生位移。如此带动椎间盘纤维环的扭曲或撕裂,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椎动脉受损,严重的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观察颈腰椎曲已成为临床诊断的客观指标。在治疗上,如果能调整椎曲恢复,症状体征随之消失,而且,复发率也低。颈腰椎曲既是生理的表现,也是病理的基础,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目标。惟椎曲论,明确了整脊学的治疗原则是以调曲为主。调曲即使骨关节复位,对位、对线、对轴。椎曲论的发现和应用,使整脊临床产生质的变化,审因论治,整体提高了整脊临床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为非手术疗法提供影像学的诊断和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

    通过颈腰椎曲改变类型的调查研究,参考国内外有关椎曲测量方法,创立运用几何学弓形面积测量法。将椎曲改变分为五级标准,以指导临床为诊疗提供数据化的影像学的客观指标。

    “椎曲论”的发现和创立,颠覆了既往认为人类脊柱四个弯曲体是300万年进化形成的观点,成为中医整脊学创新的核心理论。

    3、用整体思维研究,提出“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为整脊法提供科学依据。

    整体观与系统思维都是有机论思维方法,中医传统的整脊技术,利用脊柱整体的“体相”,而不局限于以局部的组织形态解剖为基础。综观传统的整脊手法,除一般推拿按摩之外,其余牵引、旋转、侧扳、悬吊、过伸、屈曲,均是通过观察“体相”,利用头颅、胸廓、骨盆作为力的启动点施法的。人体椭圆形的脊柱,躯体也是椭圆形,用体相概念将头颅、胸廓、骨盆喻为三个“圆筒”,传统整脊法牵、旋、扳均通过此三大圆筒作用于脊柱的小圆筒。在大圆筒带动小圆筒过程中,必有一关节起传导力作用。为此,利用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通过对椎体关节突夹角测量,论证了颅椎枢纽关节、颈胸枢纽关节、胸腰枢纽关节和腰骶枢纽关节对相邻椎体的调控作用。从而运用此圆筒枢纽学说阐明了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整脊手法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传统整脊还有上病下治、内病外治、背病治腹的方法。根据脊柱四个弯曲力作用线的方向,按照牛顿第三定律,脊柱的轮廓可按几何图形绘成平行四边形。而附着于脊柱轮廓的肌肉走向以及上小下大的胸廓,组成的四维力学组织,支持此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律。临床上腰曲加大,颈曲也随之加大;腰曲变直,颈曲也反弓;腰骶角紊乱,寰枢关节也错缝;以及腹肌、腹内压对腰椎的稳定性作用等等,脊柱运动力学的客观规律,也是按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则调整的。脊柱轮廓四维结构对脊柱的稳定的重要性,也是脊柱伤病的病理依据。临床客观也是如此,脊柱不稳定产生病变,起因多为附着脊柱之肌肉韧带损伤。因此,对整脊提出“理筋”、“练功”为治疗原则方法,作为与调曲原则相辅相成的治疗大法。这一理论为临床诊断和上病下治、腹病治脊、脊痛治腹提供了科学依据。

    4、中医整脊学科的形成

    韦以宗教授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历时5年,完成了一系列尸体解剖,动物实验、X线动态观察和临床研究,用科学的数据论证了上述四大理论观点。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有6篇发表在《中国临床解剖杂志》。自2004年,新闻媒体报导中医整脊38篇,其中人民日报3篇,中央电视台4篇,美国加州中国医药导报5篇。编成进修班教材《中国整脊学》,2006年该书正式出版,后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根据创新的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理论为指导,韦以宗还运用整体方法论整合中医传统疗法,提出“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正脊调曲、针灸推拿、内外用药、功能锻炼”四大疗法以及“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上病上治、腰病治腹、腹病治脊”八大策略的中医整脊治疗学。同时,通过总结既往脊柱正骨推拿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经验教训,对历代正脊骨手法进行实验研究,提高其科学性,筛选出正脊骨十法和六种牵引调曲法,明确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经十年来,调查全国24家医院,应用上述正脊调曲法治疗10万余病例,无一发生意外。由于其安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大治则、四大疗法、八项措施和十大正脊骨手法、六种牵引调曲法,成为后来的《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运用上述“一圆一说两论”指导,全国15个协作医院自2004年至2006年观察病例6万余例,运用上病下治法取得治疗颈曲变小类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的成功;运用调曲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和椎管狭窄症96%以上的疗效。

    中医整脊学作为一门中医学专科已经脱颖而出。

     
           
    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2华健网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网站声明 |  网站简介 | 品牌文化  |  品牌企业

    中华 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诚信牌匾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局软著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法律顾问:
    湖北三雄律师事务所  余立宁     
     QQ:398847699周先生  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