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7-03-29
  • 阅读次数: 12026
艾灸健身三大穴!看了受益一生,快分享给亲朋好友

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饮食中的营养,经过阳明胃肠的消化,有些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转化成膏肓。固体的膏肓蓄积能量,能保温从而保护脏器。膏肓液化,充盈骨髓脑髓,营养心脑;气化的膏肓,转变成能量,温养脏器。膏肓的代谢,直接隶属于心包和三焦,心包的背俞穴、三焦的背俞穴外侧,就是膏肓俞和肓门。

肓的原穴是气海,也就是调节肓的合成和分解的反应点,在脐下一寸半。肓之上也可以理解成肓的原穴之上,就是阴交和神阙。《素问·腹中论篇》:"帝曰:人有身体髀股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之病。"针刺气海也需要谨慎,免得伤及膀胱、大肠而导致排便异常。

中医典籍中也曾有“运动膏肓穴,除一身疾”的说法。说明中医认为,人体全身的病,统统与膏肓相关。

02、关元穴

关元: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要穴,能温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

关元灸补元气每周灸一次

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每晚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把手掌的劳宫穴对准关元穴,意守此处,慢慢入睡即可。劳宫是心包经的大穴,属火,小肠经也属火,用心经与小肠经的火来温补任脉之阴,收到水火既济之功。

【穴位取法】:由脐中心至耻骨联合上缘,作为五寸,仰卧,当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为任、督、冲一源三岐之源,所谓“肾间动气”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为肝、脾、肾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小肠之募穴。

一般来说,一个人年过三十以后,阳气逐渐趋向衰退,宜常灸小肠募穴关元,可以增强小肠消化吸收营养的功能,不但能治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可以保健延年。

03、足三里穴

灸足三里穴:主五劳羸瘦,调理脾胃,补虚强身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足三里一穴属阳明经,古代很多文献均谓其有强壮及助消化的作用。如《中藏经》曰:“三里主五劳羸瘦,七伤虚寒空”。

 

美容 减肥瘦身 药膳食疗 健康养生 养生指导 内科 妇科 儿科 骨伤科 理疗科 疼痛科  品牌专栏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法律顾问:余立宁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软著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98847699周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