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8-05-21
- 阅读次数: 8317 次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水土,也会孕育出不同的果实。人体也是如此。南方多雨,夏天除了防暑外,还要警惕湿邪来袭。北方干燥,在祛暑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可分为南北两部分。淮河以南的地区,阔叶林终年常绿,而跨过淮河,阔叶林到秋天就会有落叶了。从气候上来讲,进入夏天以后,南方由于多雨,所以暑邪常与湿邪合并,造成“暑湿”,如果你只注意祛暑而不知祛湿的话,八成也得得病。而北方天气干燥,不像南方那样阴雨绵绵,以“暑热”为主。所以养生的重点就在于防暑热了。
我们先拿北方来说,《丹溪心法·中暑》曰:“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者,火也。”暑为阳邪,易伤人体津液,所以人们在夏天总爱出汗。大量出汗的同时,气也会随津而泄,以致气虚,所以中暑的人除了会出现口渴、多汗、头晕等症状外,还有气短乏力的现象,严重的话还可以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所以,想要对付暑热,北方人就应该注意多补充水分,平时的饮食也要以养阴生津为主。
夏天各种水果也都先后上市了,水果不仅味道鲜美,滋阴生津的功效也很好。所以,对于北方深受酷暑折磨的人来说,多吃些水果是有好处的。但水果的种类很多,哪些比较适合呢?一般而言,西瓜、桃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你在选水果时记住一个原则,就是吃当地、当季产的水果。你到水果摊上转一转,哪种水果上市最多,价钱最便宜,那么吃这种水果就好了。因为当地产的时令性水果更能吸收这个地区的精气,从而以其自身的生命力来培补人的元气。相反,一些昂贵的反季节水果于人体反而是无益的。
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人在夏天除了要防暑,更要注意祛湿。因此在饮食上,除了我们在上面提到的薏米之外,还可以吃些玉米、木瓜。玉米又称“苞谷”、“玉茭”、“棒子”,中医认为它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的效果。玉米须在中医里就是一味药材,可以清湿热、利肝胆。玉米的吃法很多,可以煮汤,也可以粉碎后做成糊糊或是玉米糕等食用。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热带产的荔枝、榴莲等反而会致湿热,所以最好少吃。
当然了,有些食物可以超脱地域的概念,哪一个地区的人都比较适宜食用。比如说绿豆汤。绿豆汤自古以为就是民间的防暑佳品。《本草纲目》对绿豆的评价是“真济世之良谷也”。中医认为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功效,而且还可以补元气、安精神。但绿豆在煮的时候却是有很大学问的。由于绿豆难煮,所以煮汤时大家往往会费很大的力气。其实,绿豆汤只要煮上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因为绿豆消暑的功效主要在于皮,解毒功能在于仁。这时绿豆虽没有煮烂,但汤色碧绿,说明绿豆皮中的营养已经充分溶解到汤中,只要取汤喝就可以了。如果想要起到解毒的作用,则需要大火烧开半小时,待绿豆完全松软之后带豆一起吃。这时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弱了,但清热解毒的功效却很好。各人可根据自我情况选择性饮用。
不过绿豆性凉,平时有四肢冰凉、腹胀、腹痛等凉性体质患者,或是脾胃虚弱的老人、儿童最好不要多饮。对于这些人群来说,可以将其做些改进,将汤煮成粥就可以了。煮粥的时候,除了绿豆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黑豆和红豆,这样就成了“三豆粥”。三豆粥是从扁鹊的“三豆饮”演变来的。“三豆饮”是中医中一道著名的处方,可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不堪行水者。黑豆、绿豆、红豆皆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三者搭配,功效更甚。对于夏季深受热邪、湿邪困扰的人来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美食。如果不喜欢喝粥的话,也可以将以上三种豆磨成豆浆饮用,效果也是一样的。
《素问》认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左热而右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又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所以,养生也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而适时做出调整,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