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8-05-19
  • 阅读次数: 26426
外感风寒感冒使用艾灸养生

外散风寒的艾灸疗法

说完内用温热,接下来咱们再来谈谈外散风寒的问题。

外散风寒最常见的疗法,当数三伏贴了,三伏贴顾名思义就是在三伏天进行的贴敷疗法。三伏贴之所以广为流行,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人体的皮肤、毛孔是呈现松弛状态的,这样药物更易渗透皮肤,这时候个药物刺激穴位,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有朋友说,这种疗法不太好掌握,有没有一种更适合于大众自疗的办法呢?办法其实非常简单,有条件的,可进行艾灸;没有条件的,通过按摩穴位也具有相同的功效。在穴位的选择上,一定不能落下的穴位有这么几个,第一个是命门穴。

命门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清代的唐容川曾举一个例子,说“原阳之气好像是一个火炉烧着一锅水,底下有个小小火,然后这个水被烧了变成蒸汽之后,这个蒸汽就可以充塞于你的全身,带动你的生命活动。那这个锅子就是肾水,这个火炉就是命门之火”──所以命门更是一身元阳之气的发源地,只有命门火旺,人才会温暖、脾胃才能得到温煦。因此,在夏天艾灸命门,是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的方法之一。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穴位是关元穴。关元穴是关乎元气的穴位,这个穴位就是练气功者常说的丹田。从经络上说,关元是肾经与任脉交接的枢纽。因此灸关元穴具有温补下元之虚损的作用。

宋代的医学家窦才是一位倡导阳气养生的大家,他认为,人在每年夏秋之交的时候要灸关元穴一千壮,也就是大概灸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保持强健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便会使小腹丹田处时常像有一团太阳那样温暖,使人其乐融融。

另外需要大家关注的穴位有中脘穴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条理脾胃的要穴。中脘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位,温灸足三里,就可以解决脾胃的气血问题,从而排除体内寒气。

最后,中极,曲骨同样不能忽视,曲骨是肝的气血注入任脉的地方。从经络图上看,关元,中极、曲骨,分别联系着肾,脾、肝与任脉,因此这连个穴位也不能忽视。

怎么对这些穴位进行艾灸呢?最具灸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燃着,先靠近皮肤,然后慢慢提高,直到感觉舒快时就固定在这一部位(一般在距皮肤半寸处),连续熏5~10分钟,至局部发红为止。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一点,三伏天治疗冬病的时候,要忌油腻,忌辛辣,忌寒凉,一边艾灸,一边喝冰镇啤酒、雪糕冰棍,或者在空调房间里面待很久,都违背治疗了艾灸的治疗目的。

美容 减肥瘦身 药膳食疗 健康养生 养生指导 内科 妇科 儿科 骨伤科 理疗科 疼痛科  品牌专栏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法律顾问:余立宁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软著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98847699周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建网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