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8-02-03
  • 阅读次数: 5904
培补脾胃,吹响抗击秋冬的号角

由此可见,想要克服秋乏,首先就得培补后天之本——脾胃。脾胃强壮,后天之气就会充足。后天之气是先天之气的“后备军”,“后备军”充足,前方的将士战斗起来才会有精神,从而将秋乏症状一扫而光。我们的古人对这一点也早有认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到,黛玉因体弱多病,每日进食很少,以致精神恹恹。宝钗让她每天早上拿上等燕窝一两,用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吃,这样是最滋补脾胃的。把脾胃调理好了,自然就会添养精神了。当然,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可能整日寻那珍贵的燕窝来吃。这里我教你一个办法,照样可以帮你解去秋乏之围,那就是按摩大包穴。

大包穴为脾之大络。《针灸大成》认为大包穴“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经灌溉五脏”,故以大包名之。大包即取“大包大揽”之意。刺激大包穴,便可通调脾经的气血,对于促进消化,及时将食物转化为气血有着重要作用。后天之气充足,便可培补元气,从而使人精力旺盛,有利于缓解秋乏症状。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刺激此穴时可采用拍打的方法,用掌心从上而下拍打此穴约5分钟,这样便可起到疏通脾经气血的作用。巳时(也就是早上的9点到11点为)为气血流注脾经之时,这个时间段拍打大包经效果是最好的。两侧都要拍,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此外这个穴位还有止痛的效果,是人身四大止痛穴之一。比如乳房胀痛或是胸腹疼痛,以及其他痛症,拍打这个穴位都有效果。女性朋友常期坚持的话,对预防乳腺增生也有很好的效果。(大包穴: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处。)

除了穴位按摩,也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减轻秋乏给我们带来的不适。有些人认为少吃肉多吃素就可以减轻秋乏症状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饮食是我们体内能量的最大来源,秋乏主要因脾胃受困、消化无力,以致元气不足,此时如果一味吃素,以致饮食过度单一的话,身体制造能量的能力就会下降。当然肉食也不能吃太多,脾胃本来就弱,还在膏腴厚味地猛吃,都将导致疲乏产生。

那么如何饮食更好呢?平常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对抵御秋乏有很好的效果。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蔬菜和水果多为碱性物质,可以帮助人体将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代谢掉,从而消除疲劳。此外,还要适当摄入些含有优质蛋白质的物质,如鸡蛋、瘦肉、鱼及各种乳制品等。另外秋日多吃些山药薏米芡实粥对抵抗秋乏也是大有好处的。山药和芡实可补脾益胃,薏米可健脾祛湿,三者合用便可使脾胃强健。不过煮粥时山药要后加,等芡实和薏米煮至半熟时方可加入。喜欢吃甜食的朋友还可以在煮粥时加个秋梨,效果也相当不错。

 说起吃来,咱们厨房里还有一味食材对消除秋乏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胡椒。这个方法是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来的。他是海南人,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到了秋天湿寒之气更盛,人体也极易生疲劳之感。当地人便用胡椒来解除秋乏困扰。他们将胡椒捣成粉末,再取适量放于烧开的汤水之中调味。胡椒味辛,有温中散寒之效,可助脾祛湿。脾胃不再受困,整个人自然也就精神起来了。胡椒有两种,一种是黑胡椒,一种是白胡椒,其中以白胡椒的药效最强。胡椒多喜高温潮湿的环境,而海南胡椒因吸收了南方的阳热之气,因此温热之力最强,解除秋乏效果也最明显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此法,平时做菜煮汤时适当加些胡椒在里面就可以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秋乏的成因,我们才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从容应对。今秋养生,先从抗击秋乏开始!

美容 减肥瘦身 药膳食疗 健康养生 养生指导 内科 妇科 儿科 骨伤科 理疗科 疼痛科  品牌专栏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法律顾问:余立宁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软著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98847699周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