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8-01-27
  • 阅读次数: 4874
入静与清醒和睡眠有何不同?

    入静即是由一般的觉醒状态进入气功态的过程,又是气功态的表现。入静是练功人在练功过程中,在意识清醒与意念集中的情况下,思维活动比较单一化,杂念减少,心平气和,对无关的内外刺激因素反应减弱的一种特殊功能状态。它即异于清醒,也与睡眠不同。这种差别可以通过脑电图反映出来。

  脑电图是大脑整体功能的反映,脑电图波形可按其频率不同划分为:

  δ波(0.5—3次/秒);

  θ波(4—7次/秒);

  α波(8—13次/秒);

  β波(14—30次/秒)。

  通过观察发现,练功入静时脑电图呈现α波节律增强,表现为波幅增高,频率减慢,节律稳定,各区域趋向同步化以及由枕部向额叶转移等。部分练功人出现θ波,甚至出现更慢的δ波。

  常人在闭目静息状态下,就可出现α波节律,表明α波是反映大脑皮质处于安静状态的波形。静息状态下的α波与练功时的α相比较,其波幅较低,频率较快,且不稳定,说明静息与入静不是同一机能状态。

  θ波一般在困盹情况下出现,困盹是大脑皮质由清醒向睡眠状态发展的过程,。这时还表现为α波幅降低,进而消失。而入静时出现的θ波则是在α波节律增强的背景上显现。因此,练功入静和困盹也不是统一功能状态。

  非练功的成年人在觉醒状态下几乎不出现δ波,在睡眠时又总是出现δ波,所以δ波是反映睡眠的主要波形。睡眠开始时,脑电图上出现α波振幅降低,周期缩短,进而α波消失,代之以纺棰波,然后继以同步化的慢波,进入慢波睡眠时相和快波睡眠时相,并按一定时间交替若干次,最后移行为觉醒状态。显然,睡眠时的脑电图变化,也明显异于练功入静状态。

  对练功人脑电图变化的研究表明:气功入静状态既不是一般的清醒状态和安静休息状态,也不同于昏沉和睡眠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气功入静时的大脑功能状态不完全是抑制过程,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这种状态下,可使人体各层次的功能趋向一个新的水平。因此,练功人常在入静后自觉头脑清晰,杂念减少,对外刺激反应减弱;停功后,自觉全身舒畅,精神倍增。

美容 减肥瘦身 药膳食疗 健康养生 养生指导 内科 妇科 儿科 骨伤科 理疗科 疼痛科  品牌专栏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法律顾问:余立宁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软著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98847699周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