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7-12-17
- 阅读次数: 4109 次
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即然秋气与肺相应,肺气在此时自然是最旺的,肺病又怎么会加重呢?这是因为秋天有两大威胁对肺的伤害最大,一是风邪,一是燥邪。《黄帝内经》讲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急”讲的是秋风的疾进。“秋风扫落叶”便突出了秋风的肃杀、疾进之势。“明”是清明。秋天气候干燥,燥气属金,秋天的天气就像金属一样明澈。“燥”旁是个“火”,而水最怕火,所以燥邪最易伤的就是人体内的水分,中医将其称之为津液。“津”和“液”是两种物质,其中清稀的是“津”,黏稠的则是“液”。津液对于人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内可滋养脏腑,外可润泽皮毛。秋天人的皮肤总会感觉特别干燥,经常会脱皮,就是因为秋燥伤及人体津液的缘故。但一般过了秋天,这种情况就会好转,所以中医认为秋燥属“时令病”,古代称“时行”。
再加上秋天的风疾,因此风邪也较重。风邪往往是通过皮肤腠理侵入人体的。而肺主皮毛,皮肤腠理就相当于肺的一道屏障,一旦受到风邪侵袭,肺首当其冲就会受伤害。秋天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增多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秋天肺病是最多的。肺病日久,就会耗伤肺气,肺气虚就会产生忧愁、悲伤的情绪。“忧”是指忧愁而沉郁,《灵枢·本神》认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主要表现就是忧心忡忡,整天愁眉苦脸。当“忧”的情绪进一步发展时,就成“悲”了,这时一遇到不顺心的地方,就会泪如泉涌或是悲痛欲绝。“忧”和“悲”是一种情感的不同阶段,两者都会对肺脏造成伤害。
肺主一身之气,五声为哭,五津为涕。我们知道刚生下的宝宝总会“哇哇”大哭,就是因为孩子一出娘胎首先要做的就是呼吸,而吸气的同时肺就启动了,所以孩子会发出哭声。孩子哭声越大,说明他的肺气越足,就越健康。如果他一声不吭,无“声”无“息”的话,这孩子就危险了。不只刚出生的婴儿,成人也是如此。我们见到有些人极度悲伤之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有时候还会喘不过气来,或是突然昏厥过去,就是悲伤以致肺气不畅所致。因此也就有了“悲痛欲绝”这个词。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