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健康学习网
  • 日期: 2017-08-24
  • 阅读次数: 7939
糖尿病所致脊髓病

1.糖尿病性共济失调  主要为脊髓后根及后索损害。膝腱反射消失,深感觉包括位置觉及震动觉丧失,患者步态不稳,合并膀胱张力降低,有时出现双下肢闪电样疼痛。

  2.糖尿病性肌萎缩  多见于老年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肌肉萎缩,且以肢体近端肌萎缩较远端严重,呈非对称性或一侧性以骨盆带,股四头肌为主的肌肉疼痛、无力及萎缩,少数可合并肩胛带、上臂肌萎缩。病理发现脊髓前角细胞消失,多由前根及运动神经损害引起逆行性损害所致。

  3.糖尿病性脊髓软化  脊髓软化的发生,主要和糖尿病引起动脉硬化有关。它使脊髓血管闭塞、缺血、严重者引起少量出血。如果脊前动脉闭塞则引起该动脉在脊髓腹侧2/3的供应区发生广泛的软化,临床上表现为截瘫,感觉缺失平面及大小便括约肌障碍等。由于脊髓后索由脊后动脉供应,脊髓后动脉侧支循环丰富,故可不受损害,而保持正常的位置觉及震动觉。

  4.糖尿病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  多见于有较长糖尿病史的成人,表现为上肢远端肌萎缩,可以对称分布,有明显全身“肉跳”及腱反射亢进。本病进展十分缓慢,病程长达10年之久,但肌萎缩仍较轻,故与变性病中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不同。肌电图表现为H反射消失,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延长。

2 用药治疗

  1.治疗糖尿病脊髓综合征首先要控制糖尿病:①控制饮食;②适当参加运动;③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

  2.另外一般应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及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物,理疗及针灸宜同时应用。

  3.对症处理并发症。

3 饮食保健

  1.打破“多吃降糖药可以多吃饭”的错误观念。   

  2.少吃多餐。既保证了热量和营养的供给,又可避免餐后血糖高峰。   

  3.碳水化合物食物要按规定吃,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要均匀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指粮食、蔬菜、奶、水果、豆制品、硬果类食物中的糖分)。   

  4.吃甜点心和咸点心没有区别,均会引起血糖升高。   

  5.吃“糖尿病食品”的量与吃普通食品的量要相等。“糖尿病食品”是指用高膳食纤维的粮食做的,如:荞麦、燕麦。尽管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较长,但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   

  6.所谓“无糖食品”实质上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剂代替蔗糖,仍然不能随便吃。   

  7.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蔬菜应算在主食的量中。这些蔬菜为土豆、白薯、藕、山药、菱角、芋头、百合、荸荠、慈姑等。   

  8.除黄豆以外的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豌豆,它们的主要成分也是淀粉,所以也要算作主食的量。   

  9.吃副食也要适量。   

  10.不能用花生米、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硬果类食物充饥。  

美容 减肥瘦身 药膳食疗 健康养生 养生指导 内科 妇科 儿科 骨伤科 理疗科 疼痛科  品牌专栏 


全国部分城市分站办事处规划布局
Copyright@2015-2025华健网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905335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832号 
法律顾问:余立宁
         国家工信部诚信推荐企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单位   国家版权局版权证书   食品经营许可证  商标注册证书  国家版权软著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茂业城帝景峰  邮编:51811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98847699周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641313861王先生 
客服邮箱:zhongyishi.888@163.com
PC端  /APP客户端

ALEXA  
本站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